
從2008年開始,泰國便制定了打造“東方底特律”的汽車産業發展目標,這讓泰國成爲全球矚目的具有高競爭力的亞洲汽車生産基地,並跻身世界十大汽車制造國之列。
雖然美國“汽車之城”底特律的破産新聞讓這個口號稍顯尴尬,但泰國的汽車工業發展仍不容小觑。
英國《經濟學家》近期文章盛贊泰國的汽車産業,而日本汽車制造商也把泰國作爲汽車生産中心,放眼望去,曼谷滿大街跑的都是日本汽車。
據了解,泰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始于20世紀60年代。此前,泰國的汽車全部依靠進口。上世紀60年代初,泰國開始引進國外汽車生産線,與國外汽車廠商聯營,在泰國設立汽車裝配廠,從組裝起步,逐漸過渡到自制國産汽車。經過40多年的發展,泰國已成爲東南亞汽車制造中心和東盟最大的汽車市場。汽車工業已發展成爲泰國第一大支柱産業。
從2013年1月1日起,泰國開始實施最低日工資300泰铢的政策。多年來,低廉的人力成本曾是泰國吸引外國投資的一個賣點,但眼下,泰國的人力成本僅低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人力成本優勢似乎不再,泰國靠什麽吸引投資呢?
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副秘書長厝迪並不擔心,他解釋道,人力成本高低是相對而言的,與中國相比,也許不具優勢,但還是比歐美和日本的人力成本低;泰國工業經過多年發展,培養了大批技術熟練的産業工人,適宜發展對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的産業,這些優勢是周邊經濟相對落後國家所不具備的;此外,與中國一樣,泰國也正在進行産業升級,以高附加值和高端制造業代替勞動密集型産業。
爲此,泰國建立了多個設施齊備的工業園以吸引外國投資者,如安美德工業園、合美樂工業園、304工業園等。其中,安美德工業園是泰國最大的工業園,成立于1989年,注冊資本1.2億泰铢,1997年7月14日在泰國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安美德工業園共有3個園區,開發總面積達100平方公裏,入駐企業達1000家。泰國境內有兩大工業園:春武裏安美德工業園和羅勇安美德工業園,其總産值超300億美元,占泰國GDP的10%。
泰中羅勇工業園是安美德工業園的“園中園”,位于泰國羅勇地區,由中國華立集團與泰國安美德集團合作開發,是中國確定的首批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之一,也是一個主要面向中國投資者的現代化工業園區。
據安美德集團中國事務部經理楊子潔介紹,泰中羅勇工業園的發展,將有助于中國企業在泰國建立加工和出口基地,取得原産地證書,促進原産地多元化。此外還可以形成中國企業在泰國的投資氛圍和集聚效應,加強橫向與縱向的合作和聯系,控制投資風險。
泰國是受歐美等國家認可的、具有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這些國家對泰國采取相對寬松的經濟貿易政策。多年來,泰國幾乎沒有與歐美國家發生過反傾銷等貿易爭端,它可以成爲中國商品出口歐美的中轉站,對制造業企業很適合。
合美樂工業園是泰國第二大工業園,據其客戶發展部總監拉達介紹,合美樂東海岸工業區擁有面積超過175公頃的保稅區。落戶在保稅區內的企業主要以出口型制造類企業爲主,這些企業可獲得額外稅收及進出口稅的優惠,該保稅區受泰國海關總署監管,等同于海關保稅區。
泰國實行土地私有制,外國投資者可以公司法人形式在工業園購買土地,但必須做工業用途,若不進行工業投資,必須在一年之內將地賣出。
BOI北京辦事處執行助理周潔經常帶中國企業赴泰考察投資環境,她表示,泰國地價漲幅很大,有的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沒掙到什麽錢,打道回府時,卻靠賣地掙了一大筆錢。
厝迪表示,中國投資者與歐美及日本投資者相比,一個不同點是,中國投資者做調研時間短,但投資慢;而歐美及日本投資者則會花很長的時間對投資環境、銷售渠道甚至地方風俗特點做長期全面的調研,一旦作出投資決定,就會立即上馬。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秘書長許甯甯提醒中國企業,赴泰投資要做好可行性研究,知己知彼。泰國的投資環境相對成熟,但這樣的市場往往競爭激烈。泰國企業自身投資能力較強,多數外資企業也看好赴泰國投資,有傳統優勢的産業投資市場均已被前期投資者占領,從市場格局、資金實力和技術水平及國際投資經驗等方面,中國投資泰國企業會面臨較大的考驗。
< 前一個 | 下一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