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2015年建成東盟經濟共同體(AEC)的目標臨近,擁有6億多人口的東盟市場也正成爲世界經濟增長的中心之一,吸引著全球投資者的目光。由于泰國在東南亞區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企業近年來明顯加快了投資泰國的步伐。
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秘書長烏東·翁威瓦猜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建立東盟經濟共同體是泰國經濟發展的轉折點,也是中國投資者的新機遇,泰國歡迎中國投資。
互聯互通削減企業經營成本
隨著東盟經濟共同體的建設,東盟地區的貿易壁壘將大幅減少。東盟國家之間將基本實行進口零關稅,只對部分敏感商品征收5%關稅,服務可以自由流動,物流成本將降低,這些都有利于削減企業的經營成本。
翁威瓦猜指出,泰國位于東盟地區的中心,可以成爲中國商品在東南亞地區的樞紐。泰國基礎設施良好,與東盟、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等簽訂了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協議,爲外商直接投資提供了良好環境。通過在泰國投資,中國投資者可以加強與東南亞地區的聯系,開發新的市場和資源,甚至可以延伸到南亞和中東地區。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高文寬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泰國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優惠的政策舉措、良好的設施條件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到泰國投資興業。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全面建成及2015年東盟經濟共同體建成的預期,更爲中資企業在泰國的經營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與動力。
目前,泰國政府正進一步建設交通和物流網絡。泛亞高速鐵路網的建設將連接中國與泰國及周邊國家,形成高效、快速的運輸系統。另外,泰國政府計劃在2012年至2020年間,投資約660億美元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泰國邀請中國企業投資參與高鐵項目以及其他加強區域互聯互通的項目。
中國投資填補多項技術空白
近年來,中國在泰國投資快速發展。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2年,中國向該委員會提交的投資申請達到157個項目,總值967.166億泰铢(1泰铢約合0.21元人民幣),排在泰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國家的第十位。高文寬介紹說,近年來中國對泰投資高速增長,2007年海爾電器並購日本三洋泰國工廠、2010年中國工商銀行並購泰國ACL銀行,投資額大,涉及面廣,在當地均産生了較大反響。
高文寬表示,中資企業不僅在稅收、就業、商業機遇等方面給泰國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生産的高科技、新能源産品和物美價廉的家電、摩托車等産品,更提升了當地百姓的生活質量。
高文寬特別強調,中資企業填補了泰國多項技術空白。中冶城建的NTS年産50萬噸的高爐煉鐵項目,采用中國設備、技術及工藝標准,創造多項泰國第一;震雄銅業新生産線采用的國際最先進銅絲拉伸技術、中國有色再生鉛項目中采用的新式熔煉(圓爐)工藝、東運制版的印刷滾筒制造技術,均填補了泰國空白。此外,中國水電的電站建造技術、中國鐵建的鐵軌鋪設技術、華爲、中興最新的3G技術以及某些中資企業的礦産開采、太陽能應用等技術均提升了泰國當地的技術水准。
建議中國投資抓住機遇、做好規劃
盡管發展很快,但中國投資與對泰投資大國日本相比,企業的投資規模仍然較小,品牌影響力也有待提高。不少在泰國的中資企業表示,泰國市場競爭激烈,需要通過本土化經營開拓市場,並不斷塑造、提升中國品牌影響力。
翁威瓦猜爲中國企業“支招”說,泰國政府不斷推出招商引資政策,鼓勵外商向政府優先發展的行業投資。近年來,泰國政府推出了相關措施,對節能和可替代能源、環保材料和産品以及天然或合成纖維等高技術行業給予投資優惠。他建議中國企業更多地投資泰國政府優先發展的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業以及清潔能源等産業,更多地關注泰國未來將推廣的産業,如橡膠和塑料相關産業、替代能源以及IT行業都具有很大潛力。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副秘書長措迪·高鹹對本報記者表示,泰國尤其歡迎中國企業投資汽車、電子、光伏等制造業。
中國與東盟國家已成爲世界經濟的“增長中心”。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東盟經濟也越來越有活力。加強中國與東盟之間的投資貿易合作有助于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翁威瓦猜認爲,東盟國家和中國在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面各有千秋、優勢互補。中國擁有先進的技術,較爲高效的生産過程。另外,中國産品價格相對便宜,一些東盟國家與中國的貿易面臨逆差。爲了保持中國和東盟國家的貿易關系可持續發展,希望中國投資和轉移技術到東盟地區,同時東盟國家也需要改善外商投資環境,縮短投資申請過程,根除腐敗問題,提高經濟政策的透明度。
高文寬表示,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不論是立足資源、資本、市場還是其它,均應明確發展戰略,做好投資規劃布局。作爲未來東南亞區域發展的中心,泰國擁有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要素優勢,在中國企業未來全球布局中應占有一席之地。
原文出處:人民日報
< 前一個 | 下一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