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普吉海岸資源與生物研究中心主任汪杰昨天(30日)表示,有漁民報告在攀牙府庫拉布立縣邦欣叻鎮3鄉對開的海面發現大量「龍涎香」,由於出現的數量較多,故派出工作人員前去了解情況。
據悉,龍涎香,是極為的寶物,每公斤售價達3萬至5萬銖,此次龍涎香的大量出現,讓當地漁民雀躍不已,紛紛駕船出海去撈這些「漂浮的黃金」。龍涎香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一種高級香料,來源於抹香鯨患消化不良症之後,腸胃裡積存的一種廢物。
龍涎香原是一種帶有灰黃色、深灰色或呈紫褐色的貌不驚人的蠟狀物,初出體內,奇臭難聞,乾燥後呈琥珀色,引火能燃,火焰藍色,芬芳四溢,奇味若麝香。這種天然香料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小的幾十克,大的有400公斤,有的抹香鯨體內的「龍涎香」達1噸重。龍涎香過去一直被用作製造芳香劑和興奮劑的高級原料,到後來才漸漸被廣泛用來製作化妝用品。
當地出海撈「龍涎香」的人中,有的撈到上100公斤。有漁民說此次發現的「龍涎香」與4、5年前撈到的略有不同,此次撈到的形狀有點像海綿,要曬乾後才會變硬。至於此次「龍涎香」的大量出現,估計是颱風大浪從別處刮來的,或者有大鯨魚群在附近海域出沒覓食。
延伸閱讀:龍涎香 (英文名:Ambergris)
來源:抹香鯨科動物抹香鯨的腸內分泌物的干燥品。取自宰殺的抹香鯨腸內分泌物(即鯨魚的糞便,它是抹香鯨吞食墨魚後,胃腸道分泌出來的灰黑色的蠟狀排泄物)。
功效:其味甘、氣腥、性澀,具有行氣活血、散結止痛、利水通淋、理氣化痰等功效;用於治療咳喘氣逆、心腹疼痛等症。本品系各類動物排泄物中最名貴的中藥,極為難得。
發現:
世界上最早發現龍涎香的國家,是古代中國。漢代,漁民在海裡撈到一些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蠟狀漂流物,這就是經過多年自然變性的成品龍涎香。從幾千克到幾十千克不等,有一股強烈的腥臭味,但乾燥後卻能發出持久的香氣,點燃時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還香。當地的一些官員,收購後當著寶物貢獻給皇上,在宮庭裡用作香料,或作為藥物。當時,誰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寶物,請教宮中的“化學家”煉丹術士,他們認為這是海裡的“龍”在睡覺時流出的口水,滴到海水中凝固起來,經過天長日久,成了“龍涎香”。也有人說,在殷商和周代,人們已將龍涎、麝香與植物香料混合後做成香囊,掛在床頭或身上。
一說早在公元前18世紀,巴比倫、亞述和波斯的宗教儀式中所用的香料,除植物香料如肉桂、檀香、安息香等之外,就有龍涎。古希伯萊婦女還把龍涎、肉桂和安息香浸在油脂中做成一種香油脂,塗在身上使用。
隨著時代的進步,一個個自然之謎被揭開,大家認為龍涎香是“龍”的口水的說法不科學,於是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猜想:有人認為它是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有的說是海島上和鳥糞飄入水中,經過長時間的風化而成的;有的說這是蜂蠟,在海水中經過漫長的漂浮生成;還有的說這是一種特殊的真菌。龍涎香也激起了海洋生物學家的興趣,經過不斷的研究,大家認為這是一種巨大的海洋動物腸道分泌物,至於是什麼動物分泌的,一直沒有弄清楚。
真正發現龍涎香秘密的是沙特阿拉伯科特拉島的漁民。這個島嶼上的漁民主要以捕抹香鯨為生。龍涎香其實是抹香鯨的排泄物,抹香鯨隸屬齒鯨亞目抹香鯨科,是齒鯨亞目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雄性最大體長達23米,雌性17米,體呈圓錐形,頭部約佔體長的l/3,呈圓桶形,上頜齊鈍,遠遠超過下頜。由於其頭部特別巨大,故又有“巨頭鯨”之稱呼,它的頭部之大,任何生物都沒法比!有一次,一位老漁民在剖開一條抹香鯨的腸道時,發現了一塊龍涎香。當時,漁民們認為這是它從海面吞食的,並沒有當著一回事。但這消息不脛而走,引起了海洋生物學家的高度重視,他們立即進行深入的研究,終於解開了龍涎香之謎。原來,大烏賊和章魚口中有堅韌的角質顎和舌齒,很不容易消化,當抹香鯨吞食大型軟體動物後,顎和舌齒在胃腸內積聚,刺激了腸道,腸道就分泌出一種特殊的蠟狀物,將食物的殘核包起來,慢慢地就形成了龍涎香。科學家曾在一頭18 米長的抹香鯨的腸道中,發現了腸液與異物的凝結塊,認為這是龍涎香的開端。科學家們認為,有的抹香鯨會將凝結物嘔吐出來,有的會從腸道排出體外,僅有少部分抹香鯨將龍涎香留在體內。
排入海中的龍涎香起初為淺黑色,在海水的作用下,漸漸地變為灰色、淺灰色,最後成為白色。白色的龍涎香品質最好,它要經過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將雜質全漂出來,才能成為龍涎香中的上品。從被打死的抹香鯨的腸道中取出的龍涎香是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它必須在海水中漂浮浸泡幾十年(龍涎香比水輕,不會下沉)才會獲得高昂的身份,有的龍涎香塊在海水中浸泡長達百年以上。身價最高的是白色的龍涎香;價值最低的是褐色的,它在海水中只浸泡了十來年。
自古以來,龍涎香就作為高級的香料使用,香料公司將收購來的龍涎香分級後,磨成極細的粉末,溶解在酒精中,再配成5% 濃度的龍涎香溶液,用於配製香水,或作為定香劑使用。所以,龍涎香的價格昂貴,差不多與黃金等價。 1912年12月3日,一家挪威捕鯨公司在澳大利亞水域裡捕到一頭抹香鯨,從它的腸子裡獲得一塊455千克重的龍涎香,並以23000英鎊的巨價出售。 1955 年,一位新西蘭人在海灘上撿到一塊重7Kg 的灰色龍涎香,賣了2.6 萬美元,如果撿到白色的龍涎香,更是無價之寶。但是,要識別龍涎香,必須具備相關的生物學、生態學知識和化學知識,有長期與海洋打交道的經驗,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現代化學實驗表明,龍涎香是一些聚萜烯衍生物的集合體,它們大多有誘人的香味,具有環狀的分子結構。由於人類對各種香味的特殊愛好,香料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早在19 世紀,化學家就測定了大部分萜類化合物的結構,從天然香精油中分離出香葉醇、芳樟醇、茴腦、檀香醇、龍腦等,並進行了工業生產。從苯環衍生出的人工合成香料,如苯甲酸、乙酸苯甲酯、苯乙醛等也開始生產。 1920 年,瑞士化學家發現麝香和香貓酮的分子結構,接著美國科學家又發明了合成大環酯的方法,合成了人工麝香。現在,龍涎香中的各種成分均能人工合成,但卻不能完全代替大海贈與人類的龍涎香,因為目前人類的技術還達不到大自然的奇妙與和諧,特別是天然龍涎香中的龍涎甾,加入香水中後會在皮膚上生成一層薄膜,能使香味經久不散。
當前,天然龍涎香的國際市場,完全由香水大國法國控制,每千克的收購價在1~4.5 萬法郎之間,香料公司加工後的售價為每千克6~10 萬法郎。據商業資料顯示,世界龍涎香交易最盛時每年在600Kg ,隨著人類對抹香鯨的大量捕殺,龍涎香的資源逐年減少,現在每年的貿易額已經減少到100Kg ,這對喜愛香水的女性和男士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抹香鯨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它是鯨類家族的潛水冠軍。抹香鯨善於深潛的目的,是在於尋找棲息在深海中的大王烏賊和章魚。人們在抹香鯨的體內曾經發現像小孩頭顱一樣大的大王烏賊的口器。一般每塊龍涎香不超過幾千克,已知最大的龍涎香重達60千克。龍涎香是重要而極為珍貴的藥材。龍涎香約含有25%的龍涎香素。龍涎香素是膽固醇衍生物,並且含有苯甲酸。 《本草綱目》中記載著龍涎香可以"活血、益精髓、助陽道、通利血脈"。中醫用龍涎香作為"化痰、散結、利氣、活血"藥使用。可見,龍涎香是治病和補益強壯的名貴中藥。如果病人出現咳嗽氣逆、神錯氣悶和心腹疼痛等病症,可以用龍涎香1道3份,研末沖服。龍涎香素是龍涎香香味的主要成份。這種極為名貴的龍涎香,因為在世界上產量很小而不能人工合成,所以它的價值遠遠超過黃金的價值。龍涎香是香料中的極品,它是高級香水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奇香"。使用其配製的香水香精,不僅香氣柔和,而且留香持久,美妙動人,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現代分析化學指出,龍涎香是由衍生的聚萜烯類物質構成的,這是一種類似於橡膠的物質。其中的多種成分具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不少的花的香味以及樹脂的清香正是由於其含有萜烯化合物而形成的)。龍涎香呈蠟狀,生成於抹香鯨的腸道中。眾所周知,抹香鯨的基本食物是槍鰂魚類。在消化的過程中槍鰂魚的尖嘴會紮傷它們的腸道,而腸道中分泌的龍涎香物質正是醫治其傷口的良藥。龍涎香從鯨的腸道中慢慢穿過排入海里或者是在鯨死後其屍體腐爛而掉落水中。
< 前一個 | 下一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