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東北部的Sakon Nakorn府(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有一個美輪美奐的佛塔與寺廟群,名稱是“帕塔城春” Phra That Choeng Chum,它是該府的標誌,也被認為是泰國最漂亮的寺廟建築之一。 泰國小乘佛教文化深厚,膜拜佛祖與祈禱幾乎是泰國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每年的一月,這裡還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
“帕塔城春”起源於十一世紀,原先的建築屬於高棉風格,後來於大城王朝時期(1679)在此遺跡上重建。寺廟由一組建築組成,包括了一個佛塔。主要建築牆體是傳統的白色,屋頂及其屋簷的裝飾以暗紅色與金黃色為主,顯得富麗堂皇。
整個寺廟最高的建築就是佛塔。佛塔是老撾風格,特別是四個門仍具十一世紀高棉的痕跡。佛塔基座呈四方形,層層疊高直至過渡到上部由弧形邊形成的塔頂,塔高約25米,有意思的是塔尖用純金製成,當時共耗去純金約300公斤(247baht—有明白泰國重量單位的,請幫助換算一下),顯得雍容華貴。
寺廟留下了過去四個佛爺的足跡,即:Phra Kakusantha、Phra Konakhamana、Phra Kassapa和Phra Kotama。對於佛教有研究的朋友或者佛教徒,不妨仔細研究之。
其次,主建築裡的一尊佛像具有悠久的歷史,據稱該尊佛像是公元1257年製作完成,是典型的清盛風格(Chiang Saen-style),眾所周知,清盛曾是一個獨立小國,後在拉馬一世時期被泰王收回。
10月底當我們來到該寺廟,有幸參觀了這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建築群,並進行了拍攝,在此奉上與您分享。
當我們從車上下來後,遠遠望去,參差的樹木之間,佛塔高聳,以純金做成的塔尖直刺藍天。
只有這棟建築,顯得古樸厚重。
如果你是一名佛教徒,買一束荷花是必須的,豈不見無論是佛祖還是觀音菩薩,都是坐在蓮花上面。在泰國這樣一個佛教氛圍極為濃厚的國度,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荷花就是國花了?

大門的金黃色裝飾也是整個寺廟的基調顏色,門首的頂端尖形結構和圍牆內的佛塔塔尖遙相呼應。
< 前一個 | 下一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