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泰國舉行議會選舉產生了泰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英祿•西那瓦。英祿•西那瓦為泰党總理候選人同時也是前總理他信最小的妹妹,此次獲勝宣告象徵他信平民政策,也被稱作泰國民粹主義的再次勝利。前總理他信5年前因泰國軍事政變而至今流亡海外。
當天,泰國在全國9.8萬個投票站舉行了議會選舉。選舉管理委員會發表選舉結果表示,在500個國會議席中,英祿領導的第一在野黨為泰黨獲得260個席位,執政的民主黨只獲得163個席位。為泰黨占過半議席,可以單獨組織政府。
英祿是位沒有政治經歷的新人,在選舉前50天的今年5月被推為為泰党的總理候選人。她的政策方向與她的哥哥他信完全一致。她承諾給農民發放農民專用信用卡;給所有小學新生(約80萬)發給平板電腦;提高最低工資40%。這些“惠民政策”掀起了英祿熱潮,支持率遠遠超出受到王室、軍部和精英階層支持的執政黨。
因英祿以平民政策獲勝,令人想起21世紀40年代阿根廷總統胡安•貝隆的夫人伊娃•貝隆,有人稱英祿為“泰國的伊娃•貝隆”。 伊娃•貝隆未曾任公職,但她作為第一夫人幫助政府積極推行平民政策而聞名。
他信2006年因軍事政變而被迫流亡海外,現在居住在迪拜。為泰党的勝利標誌他信勢力的復活,也標誌吸引農民、工人、貧民票源的平民主義政策的復活。這次議會選舉引起泰國民眾的極大關注,為參加選舉有7萬多人進行了大轉移,投票率達到75%,創下泰國近10年選舉之最。
在選舉中,為泰党積極利用了人們對前總理他信的懷念心理,他信雖然因政變被驅逐但又因實行平民政策而人氣很旺。美貌的英祿呼籲“若喜歡我的哥哥,請給我一次機會”,以吸引平民階層,同時祭出了提高最低工資、赦免他信等政治犯並使之複職、下調法人稅、建設高速鐵路等全方位惠民政策。有分析指出,目前泰國經濟因嚴重的財政赤字、物價上漲和稅收不良而動搖不定,在這樣的情況下,為泰黨提出的如上承諾無疑是毒藥,但未能平息國民對“他信經濟學”復活的狂熱嚮往。
最近5年來,泰國因支持他信的以平民為主的“紅衫軍”與支持執政黨的精英集團“黃衫軍”針鋒相對而動盪不已。去年紅衫軍舉行大規模反政府示威, 要求赦免他信、儘早進行選舉。對此軍方進行暴力鎮壓,導致90多人死亡。至此,執政黨考慮到輿論,決定把預定今年年底進行的議會選舉提前進行。可見這次選舉並非朝野的承諾和候選人之間的對決,而是各階層和勢力之間積蓄多年的矛盾和拉鋸式鬥爭的一次總較量。
有人說,如果“他信派”在本次選舉中獲勝,軍隊可能再次發動政變,而且支持勢力會發生內戰,攪得民心忐忑不安。泰國1932年引進君主立憲制後,軍隊曾18次發動政變左右政局。這次軍隊也是擔心他信派獲勝引發政治報復,大張旗鼓地介入選舉,還聲稱“如果他信回來,就顛覆王室,發動內戰。”
但是,當天軍隊和執政黨的表現和人們的預想正相反,雙方先後表示尊重選舉結果,促進“國民團結”。有傳聞說,執政黨和為泰黨方面從選舉前開始就通過秘密協商,達成了“認同政權交替,不進行政治報復”的“一攬子協議”。也有人說,美國擔心經濟規模位居東南亞第二的泰國政局動盪會導致中國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所以奉勸泰國富裕階層接受選舉結果。前總理他信當天在政治避難的迪拜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會在適當的時候回國,他信總理在泰國和國際的擁護者極多。
< 前一個 | 下一個 > |
---|